返回

鸠尤神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3章 鸠尤神剑73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宾占三位,乃五音之外。四列以黄钟为主音,夹钟占三位,乃五音之外。上边十二列,余下八列,各有一律占了三位,分别是太簇、黄钟、南吕、姑洗、无射、林钟、应钟、夷则。由此,上边十二列五音之外者刚好合十二律。再看下边九列,从前往后,也各有一律不在五音之中,乃大吕、中吕、蕤宾、夹钟、太簇、黄钟、南吕、姑洗、无射,竟与上边十二列从前往后完全重合,只是各列主音做了些许变化。由此可见……”

    李冬寻道:“弦丝阵首关的秘密,定在这大吕、中吕、蕤宾、夹钟、太簇、黄钟、南吕、姑洗、无射、林钟、应钟、夷则的序列之中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鹿连城对翁绍泽笑道,“不如我再打出些石子,以得验证。”一面说话,鹿连城一面挥臂握拳,隔空取来十枚卵石,运气于拳,将卵石掷向湖面。一串炸响由近及远,鹿翁二人屏息聆听,随即相视一笑。翁绍泽道:“鹿兄弟耳力精准,实在令人钦佩。”

    苏荣喜笑颜开,对翁绍泽道:“想不到翁师兄也有甘拜下风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翁绍泽笑道:“所谓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。鹿兄弟虽未得仙缘以入仙山,却天生一副好耳力,加之他精通音律,我技不如人,甘拜下风也是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左仪上前一步,道:“我们也莫要太早得意。此阵构思如此精巧,难怪我们身在真中竟毫无察觉。大家且想,知道破阵之法藏在这十二律中,又能如何呢?此阵既无毒瘴变化,又无幻象虚影,虽为阵法,却未见阵面,好似无孔之锁。我们空有开锁的钥匙,若不能找到锁孔,又如何开得了锁哩?”

    苏荣四下一望,喃喃地说:“师姐不提醒,这问题我竟未发觉呐。”

    李冬寻问鹿连城:“那龟蛇双煞可向你透露这弦丝阵的阵面之所在?”

    鹿连城眉头紧蹙,深思一番,答道:“他们当时只告诉我,此阵三关皆由音律之道布设关门,只可智破。倒未提及阵面的事由。”

    李冬寻道:“这便难办了。此阵既无阵面,真如左师妹所言,是无孔之锁、无的之靶了。我们空有破阵的办法,找不到阵面之所在,也是枉然。”言及此,她眺着远方,又说:“不如我在湖泽上空巡飞一番,看看有何异象。”

    左仪道:“李师姐,我们分两路,也好节省些时间。”

    李冬寻道:“不妥。我一路标记,心中有数。多一个人反而麻烦了。你们几人留在此地,若有什么异象发信焰于我便是了。”

    左仪、苏荣、翁绍泽、鹿连城四人留在湖边,候了一个时辰,李冬寻这才回来。彭泽方圆百里,若叫寻常仙家弟子巡飞一圈,一个时辰自然不够,好在李冬寻有两件当家法宝,一件是灵波剑,一件叫作紫霞风雷印。灵波剑与莲香子的流英剑原为一体,是数万年前坠地的一块陨铁。当年九条黑龙巨兽横行霸道,却不免内斗,三龙为争这块陨铁斗法数月,后来这陨铁在争夺中断作两截,为丹霞山通幽谷所纳。经日月精华万年滋养,两块陨铁终得灵气,修成云波、流英双剑。灵波剑性子刚猛,一旦出鞘便由剑刃处激发脉脉电火,好似紫云荡波,故得此名。至于紫霞风雷印,它原是生于昆仑山下一块通体乌黑的墨玉,几经辗转,落入祝融之手。祝融与蚩尤大战百日之久,这墨玉坠入通幽谷中,历天地造化得了法力,后为紫云老祖所识,遂将其刻作印鉴。印身是一条盘龙,印刻“三生”二字,乃一者花生,二者化生,三者胎生之意。此印法威也正应了“三生”之典,法宝既出,主人稍加炼化,便可废花生、化生者灵秀之气,使其劣若胎生,亦可由主人炼化以弥胎生之不足,救凡人性命。若遇了阵法,紫霞风雷印虽无多少破阵的法威,却可以法光引导法器探明阵局的软肋。

    李冬寻以紫霞风雷印炼化紫红法光,驱驭灵波剑滑于湖面,期望识破弦丝阵之阵面。可惜她在彭泽搜了小半圈,并无收获。尽管如此,五人细细分析一番,倒也有了些许发现。那紫霞风雷印擅辨有形有体的物什,所以若弦丝阵为器阵、符阵、幡阵,紫霞风雷印断不会全无反应。天下阵法,勿论正邪,逃不出器、卦、符、幡四类。既然紫霞风雷印别无发现,那么弦丝阵定是卦阵无疑了。

    翁绍泽问左仪:“左师妹,重明观阵法最是精妙,不言师太又师出重明观,你可记得重明观有类似的卦阵?”

    左仪看看苏荣,又看看李冬寻,答道:“我道行还不足百年,重明观阵法之多,我不过略知其一二。其实我派的卦阵,据我所知,地位远不如器阵,同符、幡阵类也有些许差距。我炼过的卦法,只有区区两道。一道仅作脱身之用,法力低微,对方稍有手段,这阵法便有破溃之险。第二道卦阵叫虎息阵,作隐形之用,同不言师太这弦丝阵怕是有些关联,可是那阵法只能隐去阵内有限的人、物,如这弦丝阵一般隐去整座小岛,实在不容易。”

    李冬寻道:“不如你将那阵法的要义及真元运化之道教与我们。说不定,我们可以得到些启发哩。”

    左仪笑道:“那虎息阵不过是我派入门的阵法,李师姐和翁师兄道行修为都颇为深厚,这入门的阵法,又能给

第73章 鸠尤神剑73(4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